找回密码
 注册会员
查看: 27732|回复: 0

【伊斯兰教中国化】理同道合——人人同理性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4-8-9 10:25:4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gzh封面1.jpg


(一)心同理同


4.人人同理性

      【原文】
      小人”、大人同其理,圣人、凡人一其性,唯欲窒 而理蔽,习异而性分,则人品之相去远矣。
      --刘智《五功释义·一性》《清真大典》第15卷263页

      【注释】
      ①小人:这一概念在历史上有多种解释,其中有一般民众、年龄小的人、学识浅薄的人等,这里是指道德低下的人,或者一般民众。
      ②大人:这一概念在历史上也是有多种解释,如在高位者、长者、成年人、道德智慧具足者等等,在这里是指那些道德高尚的人。
      ③欲窒而理蔽:窒,障碍、阻碍。因为被欲望所障碍,所以人人相同的天理就被遮蔽了。
      ④习异而性分:因为生活习性不一样,所以人人相同的天性便有了分别和不同。

      【译文】
      小人与大人内心所具有的天理相同,圣人与凡人所具有的心性也是一样,只不过因为欲望的障碍,使天理遮蔽;生活习性不同,使心性差别。从而使得小人、凡人与大人、圣人的品性相差很大,人品高下就很不相同了。

      【诠释】
      这段文字是在说明个人之间品性差别形成的原因。显然,从这句话可以看出,其出发点,是儒家的性善论。人性之善,是先天形成的,后天的各种因素导致人偏离了天性,甚至形成恶。因此,人之修身,就是排除各种后天的影响,回归先天的品性。

      这段文字也表明了伊斯兰教的理念,指出外在修身对个人养成良好德行的重要性。中国古代一直都有“圣人与常人无异”的说法。宋代理学家程颐说:“人与圣人,形质无异,岂学之不可至耶?”大意是说,常人和圣人本来没有什么区别,普通人认真修养自己的德性,涵养道德,变化气质,自强不息,持之以恒,也能达到圣人的境界,与圣人没有什么两样。

      由此可见,不论是伊斯兰教还是儒家,古代先贤十分重视个人的修养问题,强调君子修身立德的重要性。作为新时代的伊斯兰教信仰者,要传承优良传统,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。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要做一个好人,就要有品德、有知识、有责任,要坚持品德为先。”只有坚持品德为先,不断以修身立德来要求自己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,国家才会更加繁荣。

      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类述】
      ①《论语·里仁》: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
      ②《道德经》第四十一章: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
      ③《孟子·告子上》:从其大体为大人,从其小体为小人。④杨雄《法言·学行》:大人之学也为道,小人之学也为利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会员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圣传真道网

GMT+8, 2024-9-11 16:58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